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简介
学科聚焦学科前沿,以信息技术支撑我校的水电优势学科发展,通过与电气工程、水利工程和管理学科交叉融合,服务水电行业,助力生态环境安全,服务长江大保护,形成了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究特色。现有专职教师40余人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达70%以上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所占比例达90%以上。拥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、湖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、湖北省产业创新团队。拥有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1人、省级人才工程人选1人。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、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,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个,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、教育部-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,以及包括先进计算中心在内的十余个校级教学科研平台。学科国内外影响力显著,2020年来在CVPR、INFOCOM、ACM MM、IEEE JSAC、软件学报等国际国内顶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,其他SCI/EI收录论文120篇;获得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00余项;为企事业单位开发项目和提供技术咨询80余项,科研经费5500余万元,其中包括单个经费超1000万元的政府部门委托项目。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:
1.计算机应用技术:该方向旨在研究将计算机科学、系统、软件、网络等应用于现代各行业、领域时所涉及的原理、方法、技术及支撑系统和平台,实现计算机在各行业和各领域的应用。主要研究内容:(1)信息计算原理与方法,包括数据科学与计算、机器视觉、计算机图形学与可视化技术等;(2)行业应用与学科交叉,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、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、计算模型与仿真、数字孪生、医疗影像处理等。
2.人工智能:该方向旨在研究基于计算机软硬件来实现学习、推理、规划等智能能力的理论、方法、技术和系统。主要研究内容:(1)人工智能理论和共性技术,包括智能信息处理、模式识别、知识图谱、计算机视觉、机器学习、数字孪生等;(2)人工智能应用技术,包括智能网联汽车、智慧农业、智慧交通、智慧医疗、智慧水利、智能电网等。
3.计算机网络与安全:该研究方向旨在研究高效、安全、可靠的网络系统,实现新型网络技术与新兴应用需求的深度融合。主要研究内容:(1)新型网络计算技术,包括分布式计算、边云计算、区块链、大模型等理论和方法;(2)信息的安全保障技术,包括信道安全传输方法、信息安全检测与评估、安全访问控制、信任管理,以及隐私保护的方法和技术;(3)物联网应用技术,主要包括车联网、电力工控网络、水利水运监测网络、无人机监测应用等。
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简介
三峡大学“信息与通信工程”学科为湖北省“楚天学者计划”设岗学科,湖北省“专业综合试点改革”学科,是“电力与新能源”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的主要支撑学科,所涉通信工程为国家“一流”本科专业。学科拥有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、湖北省教育厅创新团队等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师资队伍,硕士生导师34人,其中教授9人、副教授23人,博士27人,“楚天学者”2名。学科下设“通信与信息系统”、“信号与信息处理”2个二级学科方向,在水电工程中的智能监测、图像处理与智慧医疗、电磁场与微波技术、新体制雷达与阵列信号处理等方向形成了学科特色与优势。学科拥有包括湖北省重点实验室、教育部-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、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及创新基地。长期以来充分结合地方社会建设需求和学科特点,走产学研之路,积极与科研机构、地方企业等开展科学合作和联合培养,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、国防建设服务。近年来学科共承担自然基金10余项、各类国家和部委级项目10余项、横向项目80余项,累计到校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;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;累计申请专利百余项,已授权50余项;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,其中被SCI、EI收录论文100余篇;出版教材专著6部。
近年来在保持特色的同时,注重拓宽专业口径,夯实学科基础,积极推动科学的规划与建设。经过多年发展,形成以下四个主要研究方向:
1.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:以机器学习、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基础,以智能视频/图像信息处理为主线,重点围绕水电工程智能监测、健康医疗、公共安全等应用背景,开展智能视觉目标检测与识别、水电工程环境与地质地质灾害智能监测、医学影像处理、电子病历等方法及应用研究。
2.雷达及阵列信号处理:针对现代通信、雷达、声呐、地震勘探及射电天文中的阵列信号,研究波束形成技术、空间谱估计、阵列多参数估计、MIMO雷达及EMVS阵列参数估计等;研究合成孔径雷达(SAR)成像机理以及SAR数据与其它遥感数据的信息融合技术;研究以探测地球物理介质(电离层、海洋、高空大气等)为对象的高频雷达及其信号处理与目标识别的方法和技术。
3.电磁场与微波技术:围绕下一代无线通信、微波成像、微波遥测遥感、天线设计及雷达信号处理等重点战略需求,研究复杂环境和介质中的电波传播与散射电磁建模与方法;研究探地雷达、工业无损检测及遥测遥感系统中的微波成像及参数反演理论与方法;研究基于深度学习和智能优化的阵列天线、电磁超材料与超表面、微波元器件的设计与综合;研究阵列信号处理理论与方法等。
4.电路与系统设计:以电路与系统理论为基础,以集成电路为载体,将现代电子科学技术与最新元器件相结合,研究高速电路系统设计、智能检测与控制等理论与技术;研究嵌入式信息系统的设计理论及平台;研究应用于无线通信、汽车电子、信息家电等领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,嵌入式应用软件、硬件模块的设计、验证、制作与测试新技术。